徕卡荧光显微镜的成像方式
徕卡荧光显微镜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使样品受到激发,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以用来观察和分辨样品中某些物质及其性质的一种显微镜,它在生物学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徕卡荧光显微镜根据衬度形成的机制,对散射吸收像可以有两种成像方式:
(一)明场成像法(BFI),即只让近轴区的透射电子柬通过物镜光阑,形成亮背景上的暗图形像。物镜光阑的孔越小,明场像的衬度越大;(二)暗场成像法(DFI),即只让部分大角度的散射束或晶体的某衍射束通过物镜光阑,而将透射束挡掉。这样形成的是暗背景上的亮图形像。这种暗场成像法可以提高图像的衬度,是一种重要的成像方法。
徕卡荧光显微镜实现暗场成像的方法大致可分四种:(一)维持沿光轴垂直照明而移动物镜光阑;(二)利用倾斜照明而取在光轴方向的散射束,这称为中心暗场成像法(CDFI);(三)采用中心挡束而有环形透光区的物镜光阑;(四)用环形透光的聚光镜光闻和中心圆孔形的物镜光阑。这里*种方法zui简便,但利用的是远袖区中的电子成像,故像差大,图像质量不会很好。第二法可避免上述缺点,但徕卡荧光显微镜的物镜光阑接收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散衍射电子,因此效率较低。又光阑的一侧经常受到大量电子轰击,容易造成非对称污染,从而影响图像质量。环形物镜光闲在这方面有所改进,但缺点是制作困难,且难以做到*轴对称。鉴于对照明系统的要求相对放宽松,所以可采用zui后一个方案,在聚光镜处加一个环形光阑,对样品作空心柬照明。这种装置的效果。它的图像分辨率可与明场像的接近,而衬度又大大提高。
任何物质的分子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子处于一定的能量状态,分子的能量是由电子的能量Ee、原子核的振动能量Ek和分子的转动能量EB组成,而且Ee>Ek>EB。
在室温下分子处于zui低的能量状态即单线基态,当吸收光能以后,分子就产生能量的跃迁,由基态激发跃迁到*电子激发态或第二电子激发态。
备注:徕卡荧光显微镜的成像方式的部分文章由北京中仪光科科技有限公司编辑整理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