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显微镜--沥青体的鉴别特征
根据结构、产状和形成方式,可将沥青体划分为五种显微亚组分,即均质沥青体、浸染状沥青体、粒状沥青体、球状沥青体和纤状沥青体(表2—1)。
原生显微组分的原地解体变形是次生显微组分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煤中,原地解体变形的方式有软化解体、液晶固化及因相裂解,母组分主要为壳质组显微组分,结果是形成粒状(微粒或镶嵌)沥青体、球状沥青体及纤状沥青体(秦勇,1994)。但在海相碳酸盐岩中,狭义的壳质组分较少,原生解体变形的母组分主要是腐泥组、一部分海相镜质组及动物碎屑组显微组分、且以固相裂解方式为主,主要形成微粒状沥青体,这些微粒集合体在总体上仍保持了原生显微组分的轮廓(图版m—13一15;徕卡显微镜图版v—14—16lg版W—1)。
原生显微组分热降解液态产物的运移固化是碳酸盐岩中沥青体形成的主要方式,所成次生组分的共同持征是呈次生充填的产状,充填空问包括裂隙(图版m—1—6)、由压溶作用造成的缝合线(图版m—7)、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品间隙(固版m—8一11)及负颐空洞(图版m—12),但未见次生沥青充填生物孔腔的现象,这与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岩环境有关。大部分生物7L腔均被亮晶所充填(囚版I—14,贩),表明在同生期及早期成岩期碳酸盐矿物就侵占了生物孔破内部空日。而原生显微组分热降解沥青的形成是在早期成岩阶段之后,液态产物无法进入生物孔胶空间徕卡显微镜。
就沥青体的结构而言,均质沥青体内部结构十分均一(图版w—1—6),浸染状沥青体表现出与周围矿物质呈“晕状”过渡的现象(图版m—7,8),粒状沥青质体以微粒集合状及粒状镶嵌结构的面貌产出(固版m—13—18),球状沥青体具有中间相小球体的特征(图版m—20),纤状沥青体则具有似纤维状的光学结构(图版xm—20)。在粒状沥青体中,“颗粒”光性方位一致的属于微粒沥青体,光性方位不一的则为粉状镶嵌沥青体(图版m—17;图版W—14,15)。前人所称的“微粒体”(①<lym)相当于微粒沥青体的一部分,但出于绝大部分微粒体为次生成因,属次生显微组分成因系列中的一员,故应据弃“微粒体(m旧ln旧)”这种传统术语,根据其相应的成因位置妇八粒状沥青体。然晰。应该指出的是,微粒沥青体中“微粒”并不限于仅指直径小于1Pm的次生颗检,故其涵义吏广于微粒体。
沥青体的光学性质随显微组分种类的不同及成熟度的增高是有变化的。一般来说,粒状沥青体、球状沥青体和纤状沥青体无透光性和荧光件,反射率高,各向异性强,但微粒沥青体的反肘性及光学各向异件相对较弱(徕卡显微镜图版m—13—20);均质沥育体和浸级状沥青体在成熟阶段的初期和早期具有较强的荧光性、透光件相极弱的反光件(图版B—1,2,9),随合机成熟度增高,其荧光性和透光性减弱,荧光颜色红移(图版M—10,11),至成熟阶段晚期之后荧光性和透光性*消失,反光性急剧增大(图版m—4—6,122。
A1pern(1976。1979,1980)曾将生物成固沥青分为止沥青、运侈沥青利焦沥青三种类型。其中,正沥青系指“原生”沥青(相当十基质腐泥体或沥青质体),其“沥青”的涵义与本书不同;焦沥青多指气相沉淀的热解碳,在形貌和结构卜虽钉球状沥青质体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应属运移沥青范畴;运移沥青与本书中沥青体的涵义相当,但Alpern未对其种类进一步厘定。
文章徕卡显微镜--沥青体的鉴别特征由http://www.cnnoptics.com/编辑。